姜寨出土6700年前黄铜片,为何国内考古学家基本不提,原因有三个

时间:2022-12-09 01:32:32 | 浏览:829

铜金属在现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金属,可是在遥远的古代,铜金属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甚至它们的出现,还让考古专家对人类文明的推断产生疑问。早在6700年前,我国就已经使用了黄铜,可是我国却没有宣布自己是最早使用黄铜的国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

铜金属在现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金属,可是在遥远的古代,铜金属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甚至它们的出现,还让考古专家对人类文明的推断产生疑问。早在6700年前,我国就已经使用了黄铜,可是我国却没有宣布自己是最早使用黄铜的国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2年时,西安半坡博物馆接到群众举报,称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路北侧,发现了一座疑似古代人类遗址的地方。博物馆专家们迅速出动,赶赴现场实地勘验考察,并对其进行保护性发掘。
在挖掘过程中,专家们揭开了面积为1.658万平方米的土层面积,并发现各类墓葬600多座,出土文物10000多件,其种类多为生产与生活用具,包括各种骨器、石器、陶器等。由于该遗址出土于姜寨附近,故此专家们称其为“姜寨遗址”。


在众多的出土器物中,专家们还找到了两件特殊的文物,它们分别是一件半圆形金属残片,以及一根已经断裂为两截的金属管。考古专家通过鉴定,确定两件金属器物的质地为黄铜,年代距今有6700年左右。
人类使用铜器的历史比较悠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铜金属都是第一种被利用的金属,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因为铜的金属性质相对活泼,故此多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于诸多物质中,很容易被人们在矿石中提炼出来。


人类最早利用铜金属的历史,应该追溯到7000年前的土耳其,当时人们所利用的铜就是自然形成的铜金属,也被称为自然铜。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伊朗与埃及等地区同样也出现了自然铜制造的器物。
据专家们检测,伊朗境内所发现的铜金属文物,其内部组成相对特殊,基本上都是人工冶炼含少量砷元素的铜器,这标志着当地即将进入青铜器时代。


与其相比之下,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似乎更胜一筹。专家们曾经利用国内最先进的同步辐射装置,针对于二者的金属成分进行过对比,发现姜寨黄铜中也含有少量的砷,而且还是采用了固态还原工艺进行冶炼的。考虑到姜寨黄铜的年份为公元前4700-4000年左右,专家们确定其为人类最早的砷铜合金,比国外使用砷铜的历史早了1000多年。
可奇怪的是,在铁证如山面前,国内却并没有对姜寨黄铜进行过多的宣传。不仅如此,国外的某些专家也对“姜寨黄铜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黄铜”不予以承认,由此来说,姜寨黄世界最早的地位似乎并不稳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点:


1.铜器杂质多
姜寨黄铜的物质组成非常复杂,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铜元素与砷元素外,还有少量的锡元素、锌元素以及硫元素。可以确定,当时姜寨居民还不具备金属提纯意识,所以姜寨黄铜的获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未能达到所谓的“冶炼标准”。


2.无系统传承
按照道理来说,古人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是具有传承关系的,这对于人类历史的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是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不仅质量不达标,连数量也少的可怜,仅仅只有两枚。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对姜寨遗址后期的其他遗址进行过调查,无论是二里头文化还是四坝文化,亦或是晚期齐家文化,都没有出现相同质地的黄铜文物。
由此可以判断,姜寨黄铜文化并没有得到传承,它只是人类冶金史上的昙花一现,因此不能对其历史地位做出定论。


3.无具体用处
对于姜寨黄铜本身来说,两件文物分别是一件半圆残片与断裂的铜管,半圆残片根本无法确定其是干啥的,断裂的铜管也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用处,正所谓只有知道器物的具体用处,才好将离其归类,然后名正言顺地对外宣传,可是这两件器物,不具备生活或生产价值,属于早期人类的某种偶成品。甚至可以说是姜寨黄铜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搞不明白用处的器物,也就是说,其所有对其用处的推断,基本上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推断,当然这样的推断,绝对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时至今日,国内外专家关于姜寨黄铜的争论依然没有休止,对于这种现象来说,小编认为是一件大好事,因为争论的越激烈,才会更接近谜底。小编相信,随着日后考古技术的更加进步,姜寨黄铜之谜一定会被彻底揭开。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相关资讯

广州考古发现清代炮台和民国监狱等重要遗存

考古出土的铁镣等物品 陈骥旻 摄考古出土的铁镣等物品 陈骥旻 摄中新网广州3月22日电 (记者 程景伟)记者22日从广州市海珠区南石路28号地块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2月起在该地块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掘面积

兵马俑发现全过程:考古队迟迟找不到俑坑边界,一名老汉化解难题

西杨村南侧西距秦始皇陵1.5公里的一处地点,被当地村民唤作“石滩洋”,该地荒冢遍地,砂石累累,了无生气,考古小队的。队员们兴致勃勃,他们接到的指示是,此次发掘期限为一周左右。1974年7月中旬,一支四人考古小队来到了陕西临潼骊山脚下的西杨村。

唯一不掉色的秦陵兵马俑,考古界无人能解释,价格过亿元

秦始皇陵是伟大的奇迹,兵马俑的出土让世人见识到了文明古国的风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却是一次意外,这得从1974年3月说起,当时骊山镇的几个村民打井抗旱。打井抗旱是一件正常的事,可是在打井的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村民挖出了一些兵马俑的陶片,后。

1997年,考古专家在兵马俑中发现死尸,兵马俑复活事件是真的吗?

在古代,实行人殉。而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作为殉葬品为主人陪葬。于是,兵马俑就制成了战车、战马、士兵的形状,“保护”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了我国古代辉煌文

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现45周年,关于它的45个秘密你知道吗?

“1974年3月下旬第一个秦俑被临潼区当地村民杨志发、杨文学、杨培彦等人打井时发现到今天,兵马俑已经面世45个年头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现45周年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1978年9月,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后曾说:“不看金字塔不算

龙门石窟最新考古发现,揭开卢舍那大佛千年前“风华”

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最新考古成果,让一千多年前卢舍那大佛建成时的华丽样貌初露端倪。借助高科技手段,考古人员首次在卢舍那大佛面部检测到金、银元素存在。“这表明在建造卢舍那大佛时,很可能使用了

龙门石窟最新考古发现 揭开大佛千年前风华

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最新考古成果,让一千多年前卢舍那大佛建成时的华丽样貌初露端倪。借助高科技手段,考古人员首次在卢舍那大佛面部检测到金、银元素存在。“这表明在建造卢舍那大佛时,很可能使用了

武宣考古发现秦汉故城

本报记者 秦 雯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工作,近日正式公布一则重大发现:武宣县“勒马汉城遗址”确认为秦汉时期桂(郁)林郡中留(溜)县故城。勒马汉城遗址位于武宣县三里镇古立村勒马屯东面的黔江北岸,其东南面是广西最大最长的峡。

广西考古新发现,这件重磅文物现身!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从2017年开展对水库淹没区内的武宣县“勒马古城”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最近,广西一处新的考古发现,将武宣县的“具体年龄”考证了出来。

大批元代文物将现身!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正在布设探方

在福建漳州圣杯屿海域,掩埋了一艘700多年前满载船货瓷器的元代古船。考古队正在进行水下考古的前期准备。前几天受天气影响而暂时避风的作业平台目前已经重新回到遗址上方,考古队员正有序开展水下作业,预计水下发掘和文物的提取工作即将展开。水下探方正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嘉兴新闻头条网出国留学网今日东营贵港新闻头条网十二生肖运势网甘肃旅游网副业项目网怀化今日新闻网白云机场A股华为手机评测网生肖虎运势网民谣吉他网桂林旅游网体育资讯网刘姓男孩名字大全湖州新闻头条网小糊涂仙酒股票网眉山新闻头条网狗宝宝取名宝典网站开发快速建站今日晋中新加坡旅游网丽水新闻头条网今日宣城摩托车机车网特斯拉美股行情今日临汾杭州旅游网儿童玩具批发资讯网海尔智家A股
铜金属期货网-上海期货沪铜今日行情、紫铜回收价格最新行情、紫废铜回收价格今日价、黄铜期货合约价格查询、国内铜期货价格行情、上海有色金属网今日铜价格行情、黄铜紫铜回收价格、黄铜紫铜价格最新行情、2022废铜线回收价目表、废铜电线回收价格、今天红铜价格、红铜价格今日报价表。
铜金属期货网 peiliaola.cn©2022-2028版权所有